京中有善口技者。会宾客大宴,于厅事之东北角,施八尺屏障,口技人坐屏障中,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抚尺而已。众宾团坐。少顷,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,满坐寂然,无敢哗者。
这段古文小伙伴们肯定都有印象,是我们语文课本上《口技》中的一段内容。口技起源于上古时期,是人们为了获取食物而发明的一种声音运用方式,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达到目的。后来更是被用于军事和表演技艺之中,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历史上关于口技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。那么口技跟小编今天要介绍的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?
在澳大利亚地区有一种特有的鸟类,也是他们国家的国鸟,大家可以在澳大利亚的10分硬币上看到它们的身影,它们就是琴鸟,因其有长达70厘米的竖琴形尾羽而得名。大部分琴鸟都是像稚鸡一样的褐色或是红棕色,最特别的是它们拥有比例夸张的靓丽尾羽,它们也是最古老且体型最大的木栖型鸟类,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。琴鸟擅奔跑而不擅飞行,因此只能把窝搭建在地面上,一个窝只产一枚卵,由雌鸟负责孵化。
一般人对鸟类的印象通常是它们毫无下限的求偶舞蹈,比如孔雀、天堂鸟、蓝脚鲣鸟等等,但是琴鸟跟它们的求偶方式可不一样,雄性琴鸟虽然和孔雀一样在求偶时会展开自己的尾羽来吸引异性,但更多的是依靠超强的声音模仿能力,而那些能够模仿出独特和美妙”歌声”的琴鸟还能实现”一夫多妻”的模式,果然和人类一样会唱歌的比不会唱歌的会加分不少,至于它们所模仿的对象则是它们身边的各种生物所制作出来的声音,并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。
“鸟语”经常被意指为难懂的语言。而说到模仿人类的”鸟语”,大家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鹦鹉了,但大家肯定不知道鹦鹉的模仿能力在琴鸟面前只能算是小孩子水平,琴鸟不仅能模仿人类说话,只要是它们能听到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它们模仿的对象,不论是汽车、照相机、乐器还是其他动物的声音,它们都能完美模仿。这种鸟类甚至会因为生活的地区不同而学习到完全不同的声音,人类可以根据它们模仿的声音来判断这些琴鸟来自与哪个地区。
至于琴鸟为何能发出这么多种声音, 因为它们具有功能极为强大的耳咽管,其肌肉复杂与灵活的程度,其他鸟类完全无法比拟,此外虽然大多数人都特别关注雄性琴鸟的模仿能力,但是雌性琴鸟也不是”省油的灯”。有研究人员长期观察雌性琴鸟,发现它们能模仿至少19种其他鸟类的声音,也可以模仿翅膀拍打或是警报器的声音。
原来雄性跟雌性琴鸟发声模仿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,雄性琴鸟模仿的原因只是为了求偶,尤其是在冬季的繁殖期间,更是雄性琴鸟”一展歌喉”的好时机,据说模仿的声音越复杂就越有吸引力,但是雌性发声的目的则是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地或是警告对方,当在争夺地盘时,雌性琴鸟会模仿其他雌性鸟类的声音,捍卫并驱赶对手,甚至曾经发生研究人员接近雌性琴鸟的鸟巢时,雌鸟为了保护巢穴发出了警报器的声音,警告研究人员不准靠近。
此外还有关于这种鸟类特别的传说,听说在琴鸟出没的森林里,大人们不可以随意叫出小孩的名字,因为可能会被琴鸟学去,而琴鸟无意间的叫声可能就会把小孩骗进森林中,发生一些意外和可怕的事情。
琴鸟能够模仿这么多不同的声音,称它们为自然界的”语言大师”一点都不为过了。在18世纪的时候探险家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琴鸟,随后便将其当做澳大利亚的国鸟,也因此吸引了许多猎人捕杀琴鸟将其尾羽做成装饰品,随着琴鸟的数量锐减,澳大利亚政府才开始禁止捕杀,并将其列入濒危保护动物。